您好,欢迎光临!
 

  媒体报道

哈尔滨日报:信息碎片时代带来压力 书博会成书店新起跑点

来源:哈尔滨日报  发表时间:2011/5/3 8:53:46  浏览次数:9676  字体大小:
    “没有理想就不要来开书店,光有理想也千万不要开书店。”      

    三联书店等连锁书店退出、精华书店倒闭、中央书店部分店面出租……一切都从讯号最终演变成严酷的现实。在这个不断被短信、QQ、微博改变的信息秩序中,哈市民营书店被推上生死存亡的拐点。   
   
    此时,全国图书营销同样历经波涛汹涌。短短5年,全国图书营销格局发生无数次大逆转:五成民营书店倒闭,现存七成存在运转问题。一项不完全统计:今年春节期间,除北京外,全国各地书店营业额至少下降了10%,广东等南方地区的降幅甚至达到15%。     

    笼罩在哈市民营书店头顶的阴影,能否驱散?在经历探索、尝试、碰壁与转型后,书博会,成为它们梦想的另一个起点。     

    随着位于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的“倒计时30天牌”正式启动,第二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书博会”)正分秒不怠地向我们走来。作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文化盛会,第二十一届书博会落户黑龙江,是对我们宣传出版成就的重要肯定,更对加强行业交流,倡导全民阅读,促进地方经济、文化事业发展,具有重要的经济、文化和社会效益。冰城的读者和市民正敞开最为宽广的怀抱,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和爱书人……     

    书博会,梦想的另一个起点     

    4月,“世界读书日”。那一天,高杰穿着厚厚的棉衣,跟其他员工早早把精选的图书整齐摆放在中央大街,站上整整一天,这些“宝贝”卖出了1万元。“大家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显得很兴奋,因为很久没接触这么多顾客了。”高杰说。     

    书博会的即将到来,给了很多实体书店经营者以希望。在他们看来,这是一个在市民面前重新树立品牌、在全国面前重新树立城市读书形象的机会。“毕竟,实体店的灭绝比物种灭绝更可怕。”很多图书经营者,在经历多年的沉浮后仍然坚守着内心的一块净土,仍然为理想而战。他们期待着书博会能够提供更多平台与机遇,甚至是他们梦想的另一个起点。     

    书博会倒计时30天启动仪式,高杰早早来到现场。她说,作为在哈尔滨最有名一条街道上的最有名的书店,教育书店的肩头是厚重的责任感。     

    书博会,之于书店的意义,绝非仅仅是推介自身、寻求更多出版社的合作机会这么简单。“尽管图书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,让人记住的图书越来越少。但实体书店的存在,是为了教育,为了引领一种正确的社会价值观。”鞠占斌始终相信,书对读者价值观的树立,仍然具有强大力量。而当书博会来到一座城市,对于这里的实体书店来说,除了机遇,还有一份责任。     

    一场动迁带来的“春天”     

    有一件算不上标志的标志性事件:上世纪90年代,哈市各大新华书店先后进行了动迁或店面改造。恰恰是国有书店这样一个小小的“松动”,竟给了民营书店一个绝佳契机。     

    “卖菜的、卖货的,都被招聘来卖书。这事儿被别家没少笑话。但我们很快就火了,火得一发不可收拾。”中央书店经理鞠占斌告诉记者,在当时,中央、学府、精华等三大民营书店,三联、席殊等全国连锁书店,加之新华书店系统下的教育、外文等专业书店,甚至是开在学校旁、商场或小巷里的私营小书吧,都纷纷诞生在那个难忘的“文化春天”。“当时真的是只要卖书就能赚,谁开书店谁火。但大家都‘端’着。没有打折促销,没有人成群站在书店看书。大家都是来了就捧一堆,像买大白菜一样,排大队结账。”     

    “10年前,很多城市还有许多能让我叫得出名字的书店。”在上海世纪出版公司发行中心销售总监徐备看来,哈尔滨当时并不是读书氛围最好的城市,但同其他很多城市一样,民营书店的遍地开花所带来的图书营销格局改变,确实令这座城市“一下子有了别样的魅力与味道”。     

    短短几年的“大浪淘沙”,一切都变了。     

    是谁变了     

    进入2000年,全国图书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,实体书店遭遇前所未有的“无利润丰厚期”。尽管哈尔滨的这一时刻来得晚了些,但自2002年开始,在盗版图书猖獗的冲击下,卓越与当当两大低价营销图书网的强烈冲击,还是敲开了哈尔滨的大门。     

    第一个被击跨的,正是当时被称为“品质与气质并存”的精华书店。紧接着,同样以运营成本进行较量,被迅速消灭的还有生存不过两年的慧海书城。当时,慧海的图书超市新理念,还曾被哈市图书经营者寄予重望。随后仿佛一夜间倒闭的,是很多小规模民营书店以及国营书店。包括背负国企包袱、如今由一幢楼缩水到一层楼售书的教育书店。     

    “网络冲击最可怕的,并不是那些低价销售图书的网站。而是对读书习惯潜移默化的改变。”教育书店经理高杰认为,电子书、手机、IPAD和提供免费阅读的图书网站,对实体图书销售带来的冲击是有的,但不足以致命。实体书店之所以变成脆弱产业,问题恰恰出在这个信息被碎片化的时代。     

    信息碎片化明显改变了阅读习惯。“这种改变才是真正使实体书店受到冲击的关键。”鞠占斌说,当人们不再从手捧图书获得心灵的安静,不再认为书是值得保存、思考或是珍藏的,买书也就丧失了价值。此外,阅读也在变得“功利化”。“对于畅销书,大家都读,不读显得OUT(过时)。”徐备说,去年张悟本的书卖得最火,后来被批了,仍然卖得火。“那些真正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、哲学类的图书,明显不如以前好卖。”在徐备看来,读者的身份也在改变。     

    “转型”突围,拼销量还是特色     

    网售给全国民营书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。但显然,跟低价图书网拼低价,是不聪明的。     

    中央书店从2005年开始做网站,后来借淘宝网平台,现在一跃成为全国实体书店网售的前三甲。在低价网站五折的“白菜价大战”中,无法拿到低价书的中央书店,起初角色非常尴尬。但很快,中央书店的网售找到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定位:倚仗当时全国绝无仅有的实体学术书库半亩堂,以最全最好定位的学术书迅速占领网售市场。相比之下,学府书店在半年前成立的网上书店,则主打“为每个角落送图书”的承诺,以地方实体店优势,迅速占领了卓越、当当因EMS快递缺陷而无法涉足的本省县市。     

    实体书店的“卖点”究竟是什么?小小的席殊书屋提供了一个“咖啡语书”的答案。在教化广场对面的一座小房子生存了9年,小书屋没有经历窗外的风浪与变迁,只有墙上贴满的心得小便签,记录着所有在这里驻足过的人。在这里,从来没有客人们不喜欢的、“看着就讨厌”的书,书目都是店主成女士亲自挑选,或是由那些挑剔的、特别的、不追求流行的真正爱书人推荐交流的。小书屋每天接待的,往往是一次花五六百元买书的热情客。手捧一杯咖啡,站在小屋的一角,听着柔和的音乐,偶尔与手持同一本书的陌生人简短交流——这正是气质书屋的“卖点”。     

    第二十一届书博会系列活动     

    A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图书展     

    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,展示党的出版事业发展历程和出版业取得的辉煌成就,第二十一届书博会期间,将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图书展”。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、黑龙江人民政府主办。展览以文字、图片、实物、多媒体等方式,全面展示党的出版事业发展历程和出版事业的辉煌成就,并将专题展示全国出版界为迎接建党90周年出版的专题图书。 
     
    B第四届读者大会     

    “读者大会”概念由中国出版集团开创,由中宣部出版局、新闻出版总署、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、省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局等联合主办,是在出版业界各种交易会、展示会之外凸现“读者”的创意行为,是当今形势下以文化来营造气氛、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。“读者大会”已成功举办三届,以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和“读者至上、享受阅读”为主题。第二十一届书博会期间,将举办第四届读者大会。届时,将邀请知名作家、出版家与读者见面,并与读者互动交流。同时举行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,并开展向部分农村、社区、企事业单位捐建“读者之家”等公益活动。     

    C中国出版发展论坛     

    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,将继续举办中国出版发展论坛活动。本届论坛,将由新闻出版总署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,由中国新闻出版报和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共同承办,由中国出版杂志社协办。论坛届时将邀请政界、业界、理论界等各方人士围绕论坛主题,采取致辞、主旨演讲、嘉宾对话等方式进行。本届论坛将成为引领出版潮流、破解出版难题的重要平台,将是全国书博会系列活动中极具分量的一项活动。     

    D新青年杯有奖征文活动     

    为迎接明年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召开,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,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,第21届书博会组委会决定,在广大读者和青少年中开展“让书籍走进生活,让阅读成为习惯”新青年杯有奖征文活动,该活动由书博会大型活动部承办、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协办。     

    E美丽阅读:摄影艺术展     

    为丰富展会内容,推动全民读书活动,组委会将在展会期间同时举办哈师大传媒学院《美丽阅读—摄影艺术展》。届时展出的摄影艺术作品将反映出版物市场发展繁荣的景象,展示多媒体出版物为读者带来的快乐阅读体验,描绘阅读与生活、阅读与人生、阅读与社会的密切联系,展现农家书屋对农民、农村的影响,汇集图书进军营、进校园、进企业、进社区的场景。
 
 
 
版权所有: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 备案号:赣ICP备05005816号-1 互联网出版许可:新出网证(赣)字 01 号赣公网安备:36010202000202号
公司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丽景路95号出版中心
技术支持:江西红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